紧急通知! 进入印度的船只 一律禁用欧洲杯一次性餐盘、水杯、包装袋 这个
欧洲杯印度政府近日发布了一份海事环保“禁塑令”,禁止所有靠泊印度港口或过境印度水域的船舶上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
——这在世界上所有国家中尚属首例,连向来对环境污染有“洁癖”的欧洲也没有在这么大的力度上“封杀”塑料垃圾!
有船经常跑印度的业内人士表示,此举或将又会成为印度PSCO勒索,敛财的砝码!有这个政策以后“代理带各种官员上船,几十条烟或许不能解决问题”。
经常听身边的做租船操作的说,负责印度航线的朋友都是内心强大的。因为他们经常会三更半夜接到船长打过来的电话,说被当地海关啊、边检啊索要小费、香烟、饮料等等。
有网友也抱怨说:印度漫天都是垃圾,生命河恒河更是恶臭!他们居然还有脸要求外国船只不准在印度水域使用塑料袋?阿三,你确定不是来搞笑的吗?
根据印度政府的这份文件欧洲杯,印度对过境港口和水域船舶的“禁塑令”将分两个阶段逐步实现。
第一阶段:2019年10月16日起,禁止过境船舶上使用以下一次性塑料物品。
印度海事部门表示,在船舶进入印度水域前,尤其是靠泊港口前,必须将所有这些禁止使用的塑料制品进行封存。
目前,这一阶段的“禁塑令”已经在印度一些重要的港口开始实施,航经印度水域的港口需提前了解港口管理新规定,并做好事前准备。
第二阶段:2020年1月1日开始(与IMO“限硫令”同步哈),印度政府禁止过境船舶使用以下一次性塑料制品。
并且据印度海事部门称,印度的“禁塑令”还将逐步纳入PSC检查的范畴,将成为印度PSC的一项常态化检查内容,并实施相应的惩罚措施,包括拘留或罚款,但惩治机制还不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印度一定会将“禁塑令”纳入PSC检查。
看看印度这波“禁塑令”的阵势,从购物袋到塑料盒包装,从餐具到塑料分装瓶,从饮料杯到食品包装膜......几乎把船员在船上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塑料物品“一网打尽”了。
面对印度近乎不近人情的“禁塑令”,船员能做些什么?如何在印度港口和水域中生存下去?不吃饭?不喝水?不洗澡?...不产生任何废物?
当然都不是,就CNSS了解到的信息,是印度国内塑料垃圾泛滥,政府为缓解公众压力而不得以采取的“禁塑”行动。
这还要从我国的“禁塑令”说起——我国政府宣布,为了解决国内污染问题,2018年1月起开始全面禁止从国外进口24种“洋垃圾”。
禁令一出,原先向进口中国的大量塑料垃圾都转移到了东南亚等其他国家,包括印度,这些国家的塑料进口量激增,他们还没有做好准备接受突然爆增的垃圾,国内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来处理这些垃圾,导致塑料垃圾堆积成山,严重污染环境。
先是出台了禁止进口废塑料的规定,即自今年8月31日起,严禁进口塑料垃圾,包括PET,PE,PP,PS等。
9月,印度环境部又发布了征求意见,禁止在政府机关、公共场所和公司中使用人造塑料花、旗帜、横幅、塑料水瓶等。
近日,印度总理莫迪还公开表示,到2022年,印度国内要彻底摒弃使用一次性塑料,并提出从圣雄甘地诞辰150周年纪念日起禁止使用6种物品,包括塑料手提袋、热饮可乐杯、小袋,以及小于200ml的塑料瓶和吸管。
可见,印度已经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围剿废塑料的大战,这场战火连带烧向了航运业,并且有种连根拔起的凶猛。
没办法,印度的“禁塑”战已经打响,印度航运业的上空也布满“禁塑”火力,提醒过往印度港口和水域的船只,注意隐蔽好你的塑料用品,餐盘啊、水杯啊、塑料袋啊、包装盒啊...都收好,别被战火烧着。
线%以上远洋塑料瓶垃圾,都是货船丢弃的!...暴风雨又要来了...最近,有国外研究机构发布报告,在报告中质疑大洋上的塑料垃圾多数来自全球航行的货船,称货船是海上大多数垃圾塑料碎片的主要来源。该报告引用了一位加拿大研究小组的调查结果,该小组致力于追踪和调查超过30年来大船和人类无法进入的一个岛屿上的垃圾情况,该小岛位于南美和非洲之间,属无人岛,且位于南大西洋回旋区,南大西洋回旋区是一股巨大的洋流,最容易成为海洋垃圾的聚集区域。
在该研究小组过去一年的调查研究中,在该小岛一公里周围的海滩上共发现了2580个塑料瓶,他们几乎占到小岛周边垃圾的90%以上。他们发现,这些冲积到小岛周边的瓶子中,有73%-83%的瓶子是在中国制造的,并且通过商标和生产日期显示,这些瓶子基本都是过去两年间生产制造的。
而且进一步调查发现,在该无人小岛周边发现的塑料瓶,大多是在近两年制造的,且原产地多为亚洲的中国。其中比较多的塑料瓶,是500毫升的康师傅矿泉水瓶,几乎都是近三年中漂流到小岛附近的。
该研究小组认为,这些塑料瓶垃圾大多是来自全球航行的货船,因为这些小岛远离人类居住区,而且人类无法靠近和进入,如果不是通过船舶的运输,这些瓶子很难漂浮到如此远离陆地的地方。
其中一位研究人员罗伯特·隆科尼(RobertRonconi)说:“看到这个无人小岛周围的塑料瓶垃圾,这使我们重新思考了海洋中的垃圾来源。以往我们普遍认为,海洋中80%的垃圾,都是从陆地上漂流到大洋中的。”
“但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是这样的。”罗伯特·隆科尼(RobertRonconi)补充道。
“因为所发现的瓶子中,约有90%是在前两年内生产的,而在两年内,它们很难被洋流携带至距离亚洲如此远的距离上,这通常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该研究小组还进一步提供证据,称该无人小岛周边的塑料瓶垃圾增长情况,与亚洲和南美之间的海运运输增加量呈正相关性,认为瓶子多数是由亚洲和南美之间航线上货船的倾倒和抛弃所为。
并且研究小组认为,这些垃圾的最大罪魁祸首应该是货船,而非渔船。因为自1990年代以来,亚洲渔船的数量一直保持稳定,而亚洲(尤其是中国)的货船在大西洋的数量大大增加。
马丁·泰尔(MartinThiel)是智利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教授,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但研究了海洋垃圾的组成和数量,发现海洋垃圾的种类中,塑料瓶的增长尤其显著欧洲杯。
但是泰尔提醒说:“不能将责任简单归咎于任何国家的货船,比如中国货船,因为其他国家的船只也可能在停靠中国港口时,从中国港口大量购买瓶装矿泉水。”
“航经中国的欧洲船只,或北美船只,都可能是这些海洋塑料垃圾的共同罪魁祸首。”泰尔补充道。
针对此事,一些环保人士发起声讨,称货船将这些瓶子倒入大海违反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规定,非法倾倒垃圾可能导致刑事定罪和罚款。
但此类问题面临一个挑战,就是很难发现违法倾倒垃圾的行为,尤其是在远洋海域,更加不易检测,如果不能“抓现行”,很难将海上的垃圾碎片与特定船舶联系起来。
为此,有加拿大环保人士赖安(Ryan)建议,海事部门应当在船舶返回陆地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检测船舶的废弃物情况,比如正确的激励措施,以便使船舶产生的垃圾全程可控。
他举了一个南非拖网船队的例子,称公司曾对船队中船上储存垃圾最多的船长进行过大额奖励。为杜绝船舶航行途中倾倒垃圾,公司决定根据船长返回港口时的垃圾数量来奖励船长。
“突然之间,发现船上带回了好几袋垃圾,这在以前,这种行为是很少发生的。已经有好几家航运公司向我咨询过这种解决方案了。”赖安(Ryan)说。
鉴于研究人员这个研究报告的公开,这个问题可能引起全球环保组织和机构的关注,倒逼全球各国海事部门加强船舶垃圾处理管控。随着这个问题的愈加发酵,远洋船舶的垃圾倾倒可能也会纳入切实可行的管控中,关于船舶倾倒垃圾的罚款也会随之提高,船舶需注意了欧洲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吾爱航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综合海事服务网,吾爱航运网整编。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